搜索:

才女导演索菲亚·科波拉 (Sofia Coppola) 90年代也曾是时尚弄潮儿

但可能也有不少人记住的,是她当年在父亲Francis Coppola指导的经典电影《教父》中的亮相,美丽又单纯,是这部黑帮影片的一大亮点。

其实那不是她第一次在这个经典系列中露面,《教父》第一部结尾参加洗礼的那个婴儿就是她,第二部也还有她。

从小在片场长大,家人也多从事相关行业,耳濡目染多年后,她最终也接过了爸爸的衣钵,当起了导演。

跟爸爸爱拍大制作不同,Sofia的作品更多体现的是女性导演的独特视角,比如细腻文艺的《迷失东京》,由她自编自导完成,拍了不到一个月,却帮她拿到了一尊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的小金人。

而那部制作精良的《绝代艳后》,更是美到令人窒息。到了今天,冲着里面的服化道,编辑也还能再看几遍。

不过电影还是请大家自己去看,今天编辑要说的,其实是她早期的一些穿搭,选的都是90年代的图,跟她现在知性随意的风格可不太一样。

Slipdress那几年也很火,她就超爱,基本不加什么配饰,越像睡衣的状态才越别致。

而且90年代的明星们似乎更不担心“走光”这件事,想穿什么想怎么穿都随心,不知道是不是舆论环境比较宽松的原因。

参加活动也穿Slipdress,加上了双黑色,放今天是不是有点不敢想?

马甲和Choker,妥妥的90年代标志性装扮呀~而且还是豹纹款,可太时髦了。

每个时代的偶像不同,印花T恤的内容也不同。但都有共性,那就是必须得代表个性代表酷,不然年轻人不可能喜欢。

她的粉红色针织衫和旁边那位的泡泡袖衬衫,今天得去古着店淘,才能找到款式这么经典的。

这是1993年去看Anna Sui的秀时被拍到的,穿得像是去看电影一样随意。

90年代的美好,你们觉得如何?编辑是写不腻呢,下次再换一位经典人儿品品。

《教父》50年|科波拉:我曾觉得会是一场非同寻常的失败

半个世纪前的3月24日星期五,一部名为《教父》(The Godfather)的电影开始在全美数百家影院正式上映。时至今日,这部影片早已写入影史,成为全球影迷心中的经典。值此上映五十周年之际,为示庆祝,《教父》的4K修复版已开始在美国等地重映,全新修复的蓝光DVD也于日前正式发行。而主创们也纷纷出面参加各种纪念活动和媒体采访,回顾与影片有关的种种。

原本,《教父》的导演、已经82岁的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近年已将工作的重心从电影转移到红酒产业和旅馆行业。不过,近期借着《教父》上映五十周年的契机,他又重新出现在各种公众活动中。

科波拉(左二)与詹姆斯·肯恩(右二)、塔莉娅·夏尔(右一)出席在派拉蒙片场举办的纪念活动

日前,科波拉先是偕同她的妹妹、现年75岁塔莉娅·夏尔(在《教父》中饰演科妮·柯里昂)和81岁的詹姆斯·肯恩(在《教父》中饰演桑尼·柯里昂)一同出席了在派拉蒙片场举行的纪念活动。随后,在3月21日,他又在位于洛杉矶的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那颗星。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科波拉似乎早就应该在星光大道上留名。对此,他在接受《综艺》采访时表示,“通常,这种活动是因为一部电影要上映了,然后投资或者发行的电影公司就负责出钱,让你在街上留个名字。但是我的电影都是自己投资或者发行的,所以我之前未曾有幸让哪家电影公司破费。”

科波拉还提到了他的好友、著名导演乔治·卢卡斯迄今为止也没有自己的“星星”:“如果说谁最有资格在星光大道上留名,那非乔治莫属。我要把我的献给他。”

不过,科波拉也表示自己乐于接受这份殊荣,他对好莱坞其实也没有什么意见。“虽然我看上去像是对抗好莱坞的反叛分子,但事实上,我恰恰是好莱坞的造物。我由好莱坞缔造而成,现在为自己能成为这样的好莱坞传统的一部分而自豪。”

说起好莱坞,科波拉在采访中特意提到了新一代的导演丹尼斯·维伦纽夫和凯瑞·福永。“我很欣赏他们驾驭大制作的能力。”他说到,“但我并不认为他们确确实实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在拍电影。我想,他们事先被提醒不要拍不合时宜的电影。我们拥有许多天才电影人,要是我的话,就让他们尽情施展才华,因为他们值得。”他表示自己并不反感大制作——“我喜欢《死侍》,拍得很有趣”,只是希望现在的电影人能敢于去冒险。

谈到《教父》,科波拉感叹五十年的时光转瞬即逝,但他依旧对围绕这部电影发生的一切记忆犹新。他表示,自己原本对于将马里奥·普佐的黑手党小说搬上银幕并不感兴趣。“马里奥·普佐写过不少动人的作品,但他写《教父》纯粹是为了钱。他很爱家人,想把他们照顾得更好,于是想到要写本畅销书,可这样的作品多少有点粗制滥造。”

于是,科波拉把原作中那些哗众取宠的部分剔除,提炼出宛如古希腊悲剧一般的古典内核。“我仔细剖析了这部小说,砍掉了不少内容,好在马里奥对此毫无怨言。”尽管如此,科波拉表示自己十分尊敬马里奥·普佐,“这就是为什么电影的标题是‘马里奥·普佐的《教父》’而不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教父》’,是他创作了这部作品”。

他补充说:“如果你看过我的电影,就会知道我总是把原作者的名字写在标题里,比如‘约翰·格里森姆的《造雨人》’‘布莱姆·斯托克的《德古拉》’,还有应该是‘约翰·米利厄斯的《现代启示录》’。因为作者的工作总是很吃重的。”

不过,对于将于四月将要在派拉蒙的流媒体平台Paramount+上线的剧集《参与其中》(The Offer),科波拉却并不感冒。该剧从制片人艾伯特·S·拉迪(Albert S. Ruddy)的视角出发,呈现《教父》拍摄的过程。科波拉并未参与这部剧集的制作,“在我看来,它没法如实反映真正发生的事”。

问及当初拍摄《教父》的时候,有没有感觉到自己正在创造一部非同寻常的作品,科波拉坦言:“我只觉得它将是一场非同寻常的失败。当你要拍的电影跟时下发生的事情格格不入的时候,这种电影往往很难获得认可,因为这与人们的期待背道而驰。”

然而,过了五十年,科波拉还在坚持拍摄与时代格格不入的作品,比如他正在筹备的新片《大都会》(Megalopolis)。这是他自2011年的《从此刻到日出》(Twixt)之后,再度拿起导筒。他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便已开始酝酿这个项目,这次也如以往一般,甘愿自掏腰包来投资拍摄,哪怕亏得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为此,科波拉卖掉了经营得风生水起的红酒产业(除了红酒生意之外,他目前在欧洲和南美还拥有七家旅馆),据说已筹集到1.2亿美元,有望于今年秋天开拍。“如果你选择拍不随大流的作品,就注定很难获得投资,但拍出来的电影可以放上五十年。”

而影片的主演、饰演迈克·柯里昂的阿尔·帕西诺近日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的一件事,也正可印证科波拉的这份执着。时隔半个世纪,帕西诺追忆拍摄过程中最令他难以忘怀的一幕,竟是导演独自在片场痛哭流涕。

“你还记得教父葬礼的那场戏吧,那场戏拍完,已经是晚上了,太阳快下山了,大家都收工了。我当时心情很好,结束了一天的拍摄,可以回家喝上几杯。回去的路上,我看到导演一个人坐在一块墓石上,哭得像个孩子一样,简直就是嚎啕大哭。我赶紧问他出了什么事,他回答说,他们不肯让我再多拍一条。也就是说,这场教父的落葬戏,他本来还想再多拍一遍,但派拉蒙的人不答应。于是我一边安慰他,一边告诉自己:好吧,既然我们的导演对这部作品抱着那么强烈的激情,看来它最终拍出来应该会是一部好电影。”

这的确是部好电影,所以直到五十年后的今天,它的影响力依旧无所不在。而吝啬于一场戏的派拉蒙,在别的地方却很肯为它花钱,也因此改变了业界的样态。

1972年,就在距离《教父》正式上映还有两周时间的3月15日星期三,这部片长近三小时的影片,已开始在纽约五家影院点映,反响颇佳。

又过了几天,在3月29日出版的那期《综艺》周刊上,派拉蒙大手笔地为《教父》打出多达十页篇幅的宣传广告,详尽列出该片的首映周末里,在整个北美近三百家影院的每一家分别拿到多少票房,有没有打破其过往的票房纪录。甚至,他们还详细统计了首周末之后,《教父》在美国各城市、各州县的总体票房,告诉《综艺》的读者这里面有多少地方是创下了当地的票房历史新高。

这样的发行和宣传手段,如今看来似乎平平无奇,但放在五十年前,却着实让人耳目一新。当时的好莱坞,尚且没有什么所谓的大片概念(公认的首部好莱坞商业大片是要等到1975年才上映的《大白鲨》),类似《教父》这样的重磅作品,一般都会选择在纽约和洛杉矶两地各一家知名影院先做点映,然后再陆陆续续往外铺开,大多情况下都要两三周甚至一个月的时间,才会逐渐在全美各地的大城市里全面公映。

但对《教父》,派拉蒙却破天荒地在首映的后一周,便将其铺开到了全国。激进的操作,意外地取得了成功,也让其它好莱坞公司获得灵感,重磅电影的发行策略就此开始变化,纽约和洛杉矶两地点映与全国铺开之间的时间差,变得越来越短,直至1975年的《大白鲨》,最终开创了同一天同一时间,在全美所有首轮影院同步公映的所谓商业大片发行模式。

最终,《教父》成为1972年美国票房收入最高的电影,并在1973年获得10项奥斯卡提名,问鼎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三座小金人。

而《教父》对于影视创作的影响,更是无远弗届。不仅是在同类题材的黑帮片《好家伙》、美剧《黑道家族》中,我们轻易就能看出来自《教父》的传承;即便是在不同类型的影视作品,比如近年的热门剧集《继承之战》里,同样也可以发现《教父》的影子,布莱恩·考克斯饰演的大家长分明就是唐·柯里昂的现代变体。

甚至,在政治领域,《教父》也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教科书。前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和特朗普,以及现任英国首相约翰逊都是《教父》的忠实拥趸。约翰逊还曾多次公开宣称:《教父》里的血腥复仇戏是他看过的所有电影里最钟爱的段落。

甚至在2009年时,还有美国外交政策分析专家约翰·胡尔斯曼(John C Hulsman)出版了一本名为《教父学:一则外交政策寓言》(The Godfather Doctrine:A Foreign Policy Parable)的专著。他在书中分析说,9·11后美国面临的分水岭时刻,恰似教父柯里昂遇刺后,他们家族所需面对的关键时刻。因为此时的美国也和柯里昂家族一样,对外影响力显著下降,于是国内也出现两种思潮:自由派就像是罗伯特·杜瓦尔饰演的汤姆,主张旧秩序依然牢固,关键在于和谈;而作为其对立面的新保守派则像大儿子桑尼,主张只有诉诸武力才能解决问题。但最终,是现实主义者——小儿子迈克——才明白只有将两种思路小心结合,才是符合现实利益的最上策。

问鼎戛纳的索菲亚·科波拉 比红三代背景更有看头的是她的恋爱史

之前,摩尔给大家介绍过那些把“父母拍到沙滩上”的。昨天,又有两个注定要占领好莱坞山头的宝宝“横空出世”——克鲁尼夫妇迎来了一对龙凤胎:

如今的电影圈、时尚界,拼爹妈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姓氏就是在成名路上的加冕皇冠。

不过,凡事都有个例外。这个例外的名字叫索菲亚·科波拉,她是电影世家科波拉家族的第三代。没错,就是那个被誉为好莱坞“肯尼迪”的家族!

虽然在上个月,她刚刚成为戛纳电影节历史上第二位拿下最佳导演的女性。但这个从婴儿时代就开始演戏的女导演,在从影的前20年几乎是“人见人批”。

拥有这样一个大名鼎鼎的姓氏,非但没有帮她走上功成名就的快车道,还成为了索菲亚职业生涯中踢都踢不走的绊脚石。

今天,摩尔就来跟大家讲讲这位好莱坞才女如何咸鱼大翻身,在收割世界各大电影奖项的同时,还顺手征服了包括Chanel、LV、Dior等在内的时尚大牌。

说起好莱坞的皇亲国戚,索菲亚·科波拉绝对能算一个。她爸爸是大名鼎鼎的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教父》三部曲就是他拍的。

他们家染指过的电影你应该都看过——从《惊情四百年》到《星球大战前传》,从伍迪·艾伦的《纽约故事》到韦斯·安德森的《月升王国》…

要说这个家族到底有多厉害?这一家子三代人共拿了9座奥斯卡小金人,获得的23个奥斯卡提名从最佳导演到最佳编剧,从最佳原创配乐到最佳男、女演员。

照道理,作为一个科波拉,索菲亚从小就是拼爹的命。但对于自己成长于好莱坞贵族家庭的人设,她却用“心累”两字来概括。

从出生那会儿就活在全世界的瞩目中不算,索菲亚还有一个有才任性的老爹。女儿刚降生那会儿,弗朗西斯还在拍摄《教父》。他立马给自己的女儿开了个后门,给她安排在电影里安排了一个角色——受洗礼的婴儿。

其实,索菲亚并不是唯一一个免试入选的科波拉家族演员。索菲亚的姑姑Talia Shire是《教父三部曲》的主要女性角色;索菲亚的爷爷不仅是《教父》系列电影的音乐担当,而且在三部电影中都跑了龙套;索菲亚的哥哥、外婆、侄女都有在《教父》电影中露脸……

然而,对于这种明目张胆的裙带关系,大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却表示:我就是乐意,要你管!?

大概是为了培养女儿“女承父业”,弗朗西斯在接下来的接连几部电影中,都给女儿安排了角色。

不仅如此,他也会在家庭时间锤炼女儿的演技。索菲亚曾经回忆说,她还记得5岁那年,他老爸在家执导了一部家庭电影《灰姑娘》。她扮演女主角,妈妈扮演仙女教母,哥哥们一个扮演王子,一个扮演继母带来的坏姐姐。(这画面太美,我有点难以想象……

对于老爸的处心积虑、用力过猛,索菲亚其实是相当不感冒的。她说,要不是12岁在电影院里看到了自己的男神Prince主演的《Purple Rain》,她很可能跟电影都不怎么来电。

但是,外界却没有放过这位科波拉家的姑娘。在索菲亚代替薇诺娜·瑞德出演《教父3》后,外界对于这个才成年的姑娘进行了狂轰滥炸。

《芝加哥论坛报》评价索菲亚的表演是“毫无表情的木头”,而这已经是最温和的评价了。

电影界著名的金酸梅奖还一口气给索菲亚颁了2个奖——最差新人奖以及最差女配角。

金酸梅的组委会还特别得意自己给索菲亚颁奖,因为要不是金酸梅断了她的演员念想,电影界可能就少了一个才华横移的女导演。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科波拉的姓氏对于索菲亚来说就是一个沉重的包袱,生为一个科波拉,优秀是天经地义的,但些许的不足就会被无限放大。

外界都以为索菲亚想要靠拼爹在电影圈立足。但其实,当时的她压根不想当个演员。如今说起这段看似有些荒诞的日子,索菲亚说:“那个时候的我只是个乖乖女。因为我爸要我去演戏,所以我就去了。”

姓氏的“诅咒”不仅仅影响了索菲亚,尼古拉斯·凯奇在还姓科波拉的时候,在片场就一直会被吃瓜群众冷嘲热讽——比如,他一出现,别人就会当着他的面吟诵《现代启示录》或《教父》的台词起哄。

因为实在忍无可忍,尼古拉斯·凯奇选择改掉了自己的姓氏,摆脱家族的包袱征战好莱坞。

虽然没有像堂哥做得那么决绝,但涉世未深的索菲亚却下定决心:绝对不要和父母一样父母一样从事工作,一定要远离好莱坞!

索菲亚还记得,当全世界都对她恶言相向时,她的母亲告诫她:人们不会因为你是一个科波拉而喜欢你,因为在他们眼里你就是个颐指气使的富家小姐。所以,如果你不想被看作一个笑话,你最好用自己的方法证明给他们看!

在母亲的支持下,索菲亚在大学时远离了好莱坞,开始学习艺术和画画。不过,天性并不安分的索菲亚发现学校生活可能并不适合她,所以她辍学了。

现在的她会想起大学的岁月,最美好的记忆就是开着敞篷车,听着朋克乐的逃课日子。

为了能够找到自己的道路,索菲亚在自己20多岁的时候,尝试了很多不同的工作和职业:尝试过服装设计、做过杂志模特、当过摄影师、拍过MTV、还曾主持脱口秀(可惜节目才播了4集就被砍了……

年轻的索菲亚非常迷惘,她觉得自己无法专注于任何一份工作,而且对任何事情都不怎么擅长。当时的她还特别抗拒坐飞机,因为每次填入境表的时候,她都不知道该在“职业”那一栏填什么。

然而,兜兜转转的几年和长时间的彷徨并不是徒劳和浪费。索菲亚在那几年终于搞明白了一件事儿——她还是想要拍电影。不过,不是作为演员,而是导演。

3岁就喊出了人生中第一次cut的索菲亚,再一次证明了科波拉的基因。她花不到1个月,拍摄了人生中执导的第一部电影《处女之死》,而这部电影让那些看低她的人闭了嘴。

小试牛刀的索菲亚,在3年后用了27天拍摄了《迷失东京》。这部讲述索菲亚式迷惘的电影有多成功?它不仅挖掘了如今的寡姐Scarlett Johansson,也让这位科波拉家的女导演斩获了一座奥斯卡。

索菲亚成为奥斯卡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最佳导演提名的美国籍女导演,同时也是第三个获得最佳导演提名的女导演。

但是,即使已经用电影为自己正名的索菲亚,依然没有逃过外界的苛刻审判。当她带着自己的第三部电影《绝代艳后》来到戛纳电影节首映后,她的电影受到了全场的嘘声。

但女导演自己还是相当享受制作电影的过程,索菲亚好好在电影里发挥了自己作为Fashion Icon的审美。

虽然这部电影没有的风评不怎么样,但它还是拿到了一座奥斯卡小金人——最佳服装设计。

后来,二顾戛纳的索菲亚也未能幸免。她拍摄的《珠光宝气》被影评人说是部空洞的电影,甚至还有人恶意地叫它“珠光傻气”……

即使,在今年凭借翻拍《牡丹花下》拿下了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成为70年历史中第二位获此殊荣的女导演,索菲亚还是得到了来自外界的负面凭借,称她的获奖“令人失望”。

面对从童年就开始的恶意与非难,索菲亚学会了温柔地对待自己,也温柔地对待别人。

她的爸爸就曾觉得女儿太过于柔软,还教育她说,你应该更强硬一点!比如,更大声得说ACTION(开拍)。但索菲亚选择虚心接受,屡教不改~

她说,这么多年来她最受益的建议就是:别想尽办法让所有人都喜欢你,因为那根本不可能。所以,为什么不用你自己的方式来生活呢?

你可能认识一个叫索菲亚·科波拉的导演,但是你可能不知道还有一个叫索菲亚·科波拉的It Girl。

她的魅力有多大,看看她斩获的前男友就知道了:一代男神基努·里维斯、鬼才导演昆汀·塔伦蒂诺。

索菲亚说,不在片场的自己其实非常享受发展自副业。而且,她干得还相当不错。

她是法国版《Vogue》的特邀编辑,她在时尚圈的好基友是小马哥,而找她当模特、拍时尚大片的摄影师是Mario Testino。

她在15岁那年获得了Chanel的实习机会,飞跃了大半个地球去巴黎,在老佛爷的工作室见习。虽然,当时的工作只是简单的端茶送水,索菲亚还是觉得这段经历让她大开眼界。

有着像老佛爷这样的时装界老司机“领路”,索菲亚很快就开发了自己的设计技能。20岁出头的时候,她和好朋友在日本开创了服装品牌MilkFed,还被媒体评为最佳独立时装品牌之一。

现在的索菲亚虽然已经不再参与产品的设计,但她依然是MilkFed的视觉和创意主管。

不过,要说是谁第一个发掘了索菲亚·科波拉时尚潜力,那他必须是小马哥Marc Jacobs。

在他的眼里,“索菲亚低调、漫不经心、天真,同时,又是如此的奢华、老派和恰到好处的颓废”。 小马哥把她称为自己的缪斯女神。

所以,索菲亚成了Daisy香水的第一任形象大使,并且在几年前再次和小马哥合作,执导了新款Daisy的广告片。

这个梦幻组合交出的另一份满分作业就是Louis Vuitton的SC Bag。当年还是LV创意总监的小马哥,邀请索菲亚和他合作设计一款包包。而索菲亚设计的这款包,也正是给和她一样的事业女性所准备的。

去年,她受到Valentino创始人瓦伦蒂诺·加拉瓦尼登老先生的邀请,成为了歌剧《茶花女》的总监。

这台歌剧的服饰则由Valentino先生以及当时时任品牌联合创意总监的Maria Grazia Chiuri共同设计。摩尔也曾经介绍过这位执掌Valentino 8年的。

这场歌剧表演也成了时尚界的盛世,卡戴珊夫妇、Olivia Palermo夫妇、凯拉·奈特莉等明星都前往罗马捧场。

她不仅成为了Dior香水的御用导演之一。最近,她还和Cartier合作,为最新的猎豹腕表拍摄了一部微电影。

成长于被聚光灯包围的科波拉家族,身在纸醉金迷的好莱坞,索菲亚算得上是一股清流。

对于她来说,电影、时尚还有生活,她都尊崇同一种原则,那就是顺其自然。穿自己觉得舒服的衣服,拍自己喜欢的电影。

Dior新掌门丨仙女教母Maria,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83岁《教父》导演留名星光大道!科波拉:我一直是好莱坞的反叛者

同时,马龙·白兰度、阿尔·帕西诺、罗伯特·德尼罗、安迪·加西亚等男星,伴随着电影中刻画得栩栩如生的人物,极具魅力的表演,经典的台词,走入无数影迷的心中,也深刻并持续影响着世界影坛。

不少影迷都对此感到意外,认为拥有他这样成就的导演早就应该留名星光大道了,可是,科波拉自己很清楚,这本身更像是一次商业行为——

这位电影人对这一荣誉既兴奋又清醒务实,他说:“它的运作方式是,当一部片子上映时,资助或发行它的电影公司会花钱让你的名字出现在星光大道上。但自从我自己投资或发行自己的电影以来,我从未有幸让电影公司承办这个活动。”

他还说了这样一句话:“虽然看起来,我一直是好莱坞的反叛者,但实际上我是好莱坞的生物。我是由好莱坞创造的,我为成为好莱坞传统的一部分而感到自豪。如果我能成为这个群体的一员,这个好莱坞的美妙传统,我会很高兴。”

为了纪念该片上映50周年,派拉蒙影业公司于2月底在影院重新发行了第一部电影,并推出了4KUltra三部曲的高清发行。修复工作由派拉蒙和科波拉的制作公司AmericanZoetrope监督完成,然后在3月22日上映。

派拉蒙的流媒体派拉蒙+,将于4月发布限定剧集《TheOffer》(参与其中),该剧是基于制片人AlRuddy在电影《教父》中从未公开的制片经历创作。对此,科波拉表示自己没有参与这个项目,他指出:“我猜,这就是制片人的观点,但在我看来,它并不能真正反映真实发生的事情。”

科波拉说,他忽略了“耸人听闻”的元素,专注于这个经典的、几乎是莎士比亚式的故事,关于父亲以及他的三个儿子中的哪一个可以接替他。

科波拉说,这段经历中最棒的部分之一就是结识了普佐,科波拉称他为“一个了不起的人”。

科波拉补充说,他非常尊重所有作家:“这就是为什么他的名字在标题里。‘马里奥·普佐的教父’,不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教父’,因为《教父》是他创造的。”

科波拉希望在他的下一部电影中继续逆势而上,即酝酿已久的《大都会》,将是他自2011年《Twixt》(从此刻到日出)以来的第一部电影。他说,希望在今年秋天开拍。

科波拉表示:“这部电影的概念是一部罗马史诗。《大都会》改编自古罗马的喀提林阴谋(CatilineConspiracy),这是一场著名的贵族决斗,喀提林将由奥斯卡·伊萨克扮演,西塞罗则由福里斯特·惠特克饰演。这个故事发生在新罗马,这是一部当代的罗马史诗。”

据报道,科波拉计划用自己的资金投资1.2亿美元,并为此出售了他经营颇为成功、位于加州的葡萄酒庄园的一部分份额,他准备赌一把。

虽然人们对这部电影的情节知之甚少,但科波拉说:“我将制作《大都会》,我告诉你,人们未来看到会说,‘哇,它是这么丰富,我们起初不明白,我们现在明白了。这就是我的希望。”

“电影应该照亮当代生活,让我们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所以,我们需要艺术家给我们一个关于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愿景。”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执导的《教父》上映50周年了,是时候再重温一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