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罗斯福换掉了自己的副总统华莱士改变了历史

熟悉美国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美圣祖”富兰克林·罗斯福连续四届当选美国总统(病逝于第四任期内),在美国历史上前无古人,也大概率后无来者。有意思的是,罗斯福任期内共有三个副总台。而罗斯福换掉自己的第二个副总统华莱士的决定被认为是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亨利·阿加德·华莱士生于艾奥瓦州,其父曾任美国农业部长。华莱士早年在农业

报纸担任编辑和主笔,成为美国有名的农业学家并取得多项农业技术专利,赚取了大量的利润。凭借家族背景和手中的财富,华莱士在1928年加入美国,正式进入政坛。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第一次当选美国总统,华莱士则被罗斯福任命为美国农业部长,算是“子承父业”了。在农业部长的任期内,华莱士主持推行了“罗斯福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能是因为长年与农民为代表的社会中下层打交道,也可能是受到了当时国际思潮的影响,华莱士的思想逐渐左倾,公开主张亲苏亲共并反对种族主义,引起了保守派强烈不满。但罗斯福还是在1940年大选时任命华莱士为竞选搭档,让华莱士在1941年就任副总统。

1944年,华莱士访问中国,而中国的独裁者蒋介石给华莱士留下了“深刻印象”。访问期间,华莱士给罗斯福拍电报说:“

我们对蒋介石的支持恐怕是一项短期投资,他实在没有治理战后中国的智慧和政治力量,战后中国的领袖大概将会通过政治变革或革命的方式产生出来。

正因如此,华莱士主张美国应该绕过蒋介石政府,直接与合作,最终促成了美军观察组进驻延安和华北根据地,间接了

维护了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华莱士对苏联和美共更是毫不掩盖的亲近立场,是美共的最重要的支持者,而这些都让美国的保守势力怒火中烧。

1944年,身体状况已经很差的罗斯福决定参加自己的第四次总统大选,而罗斯福的副总统很可能成为下一任总统。于是的各派势力联合发难,坚决阻止华莱士连任副总统。罗斯福也认为华莱士的政治立场不适合二战后的国内外局势,最终选择杜鲁门为副总统候选人。

1944年,罗斯福第四次当选美国总统,杜鲁门当选副总统,而前副总统华莱士则被罗斯福任命为美国商务部长。二战结束后,华莱士因为亲苏而与杜鲁门势同水火,最终在1948年退出。而后世有些人认为:华莱士的退出标志着美国国内阻止冷战的力量全面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