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印度“拍马中将”考尔遇到张国华战后永久退役

列宁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地缘冲突,和“历史基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对中印之争做了“历史鉴定”后,再回到1962年那场短暂但影响深远的交锋。

战争的决定因素永远是人,这场战争是毛主席与尼赫鲁的较量,也是中印双方将领的对决。

中印边界争端西段、中段、东段情况不同,东段因麦克马洪线遗留问题,中方期盼谈判解决。

但印军侵占“麦克马洪线”以南大片地区之时,正是我军进军西藏不久,根基还不稳。另外,建国初期的抗美援朝战争,一直延续到1956年。蒋氏在东南沿海的动作一直没有停息。五十年代末期,中苏关系逐步变冷,似乎无暇顾及中印边境。

有人说,1962年的中国,是内外困难重重,但军力最鼎盛的时期——从人的角度看,似乎很有道理,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洗礼的人民军队,无论是数量规模还是作战经验看,都可以傲视任何对手。身经百战的很多开国将帅,仍然康健强悍,求战思战。

从上到下,从“人”的对比看,就可以预见到这场战争,包括未来可能战争的胜负,可谓管中窥豹,一目了然。

尼赫鲁出生于阿巴德市,1905年就读于英国哈罗公学,两年后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三年后获自然科学荣誉学位;1912年获律师资格,1920年参加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8年与鲍斯共同建立全印独立同盟;1929年当选为国大党主席,1946年9月任印度副总理。

昌都战役时,尼赫鲁指责我军“入侵”,支持藏军。1959年,平叛作战后,尼赫鲁指令印军实施“前进政策”,不断发生冲突。东线“朗久事件”与西线“空喀山口事件”后,中方实际控制线公里,主动与印军脱离接触。周总理访问印度,两国进行交涉。

但尼赫鲁拒绝谈判解决边界问题,又不同意维持现状,变本加厉蚕食。1962年6、7月间,毛主席提出:“绝不退让,力争避免流血;犬牙交错,长期武装共处。”藏字419部队开始准备战争。

10月12日,尼赫鲁宣称要把我军从克节朗清除掉,印度防长梅农叫嚣:“我们将打到最后一个人,最后一支枪,一定要把中国人赶出去。”10月17日,印军在东线日,印方官员称,他们要取得“拿破仑式独一无二的胜利”。北京指示:“此次对印度作战,事关国威、军威,务求初战必胜,只能打好,不能打坏。”

梅农被《时代周刊》评为“印度第二伟人”,封面以他在喜马拉雅山下玩蛇来表达他的前进政策。

梅农是文官部长,担任印度防长带来一些变化,但和印度其他高层不和。有了“最亲密战友”梅农,尼赫鲁放手在国内加紧备战,而且声称他的防长梅农就是“当代拿破仑”。

总参谋长罗瑞卿、战略小组组长等参与指挥了这场战争,有趣的是,刘帅一向被誉为“当代孙武”,这次隔空对战“当代拿破仑”。

1962年10月28日,克节朗地区,考尔中将麾下第7旅被全歼,旅长达尔维准将被俘。

在将近六年的战争年代,考尔没打过仗,但是却靠着和尼赫鲁的关系步步高升,一些“考粉”称他在意大利战斗,获得过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还被称为“印度战神”,这完全是胡编乱造,没有任何的凭据。

在考尔当上参谋局长时,与防长梅农一样是激进派,幻想在小规模的冲突中击败中国。

考尔之后带着一帮参谋来到瓦弄,指挥一个旅进攻,结果被丁盛54军130师团灭。在坚守西山口的问题上,他不听蒂迈雅的忠告,3个旅摆成长蛇阵,最终被各个击破,阿萨姆平原一片恐慌。

反击战后期,在我军发起对进攻前两天,考尔中将以身体不舒服为由,回到了提斯普尔。

战后,考尔被勒令永久退役,并接受情报部门调查,写有回忆录《不为人知的故事》。

1929年3月,不满15岁的张国华赴井冈山,参加了王佐、袁文才的部队,后来成为毛主席、朱德领导的红四军一部。所以张国华被毛主席亲切地称为“井冈山”。

王牌54军战斗力强悍,抗美援朝战争、对印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反击战,打满全场一个不落。首任军长就是被誉为“丁大胆”的丁盛。衡宝战役,一个师被广西军白崇禧四个主力师埋伏,硬是不落下风,最终大部队赶来逆转战局,反败为胜,被元帅誉为“腰斩七军”。

1962年10月28日,54军军长丁盛任司令员兼政委的“丁指”,统一指挥130师、昌都军分区前指部队等部队,对入侵瓦弄地区印军11旅进行自卫反击作战。

130师董占林师长总结说:“印军11旅4个营长,打死一个,活捉两个,只跑了一个。15个连长除了击毙6名,其余9名全做了俘虏。4个步兵营16个步兵连,除了锡克营一个连逃跑外,15个步兵连全部被歼。这下子是把印军11旅的老底子全部打掉了,只可惜让印军的旅长乘直升机跑掉了。”

作为中印战争关键一战,瓦弄大捷让130师和54军名声大振,也成为印度人的梦魇。

1962年11月18日,霍希尔•辛格第62旅残部撤退时,在略东马与埋伏的我军遭遇,霍希尔•辛格换上士兵军装,在士兵的掩护下抄小道逃往不丹,被乱枪打死,成为被击毙的印方最高级别军官。

11月22日凌时,我边防部队全线单方面停火,印度宣称我军虐杀62旅准将旅长霍希尔•辛格。此时我方才知印度62旅准将旅长霍希尔•辛格,已被击毙。11月24日,11师32团2营4连战士魏培洲、于增光,揣着霍希尔•辛格照片,押着一名战俘去找尸体,最终找到了被毙的霍希尔•辛格。

当时《人民日报》报道了辛格准将死亡及掩埋一事,击毙准将的六班班长潘高寿的二等功,也被顺理成章地改评一等功,提为排长。

李白石烈士的详细信息,不容易查到。他和自卫反击战牺牲的英烈一起,默默守护着雪海云天的圣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