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 冯士田:剿匪能手曾被土匪悬赏10万元

冯士田,1929年生,义乌赤岸乔亭村人。1949年3月加入浙东游击纵队金萧支队路北县政府第八大队,成为了一名游击队战士。1949年义乌解放后,冯士田受组织安排到当时的佛堂区公所工作,同年10月调往赤磊区,主要负责剿匪和文书工作。1949年11月加入中国,先后在义乌苏溪、磐安、金华等地工作,担任过分队长、文书、副科长等职。1976年,调回当时的义乌赤岸供销社担任经理一职直至离休。

11月10日,小布来到佛堂镇江滨小区冯士田家。刚坐下,老人就自豪地拿出不久前获得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冯士田说,自己还没出生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里只有母亲和姐姐,生活很不容易,小学毕业就被迫辍学了。1949年3月,刚满21岁的冯士田跟随堂兄冯廉在毛店莱山大桥村,加入浙东游击纵队金萧支队路北县政府第八大队,编在第三中队第一班。

“我刚加入游击队的时候,大家都喊我小冯。”冯士田笑呵呵地回忆道。“小冯”年纪不大,胆子却不小。

当时203师余部营长冯杰及当地南联中队长吴模,勾结了一帮匪特反革命分子,组成500多人的土匪武装。一天,冯士田和队友奉命开展侦察活动,在雅西路口向高村方向的堤岸上,刚好遇到了一股土匪。“我们发现情况的时候,和土匪队伍距离不足30米了,我们就两个人,他们一行有八九人。”冯士田边回忆边站起身来比划。进退两难之时,冯士田灵光一闪,赶紧招呼同伴躺下,两个人在路边凉亭下的水稻田里脚对脚两头躺下,躲过一劫。

冯士田说起姐姐和姐夫感慨万千:“多亏了他们,不然我可能早就被土匪头子抓去了!”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原来,由于冯士田在多次剿匪行动中表现突出,接连抓获了好几个土匪情报员,遭到了土匪头子的记恨。“他们抓不到我,就抓了我姐夫,给他上‘老虎凳’,逼他供出我的下落。”冯士田越说越气愤,所幸后来,姐夫趁土匪不注意逃了出来。事后,冯士田才知道姐夫为保护他受了这么多罪。

敌人的嚣张气焰并没有吓退冯士田,反而让他的剿匪决心更加坚定。在与土匪多次交锋中,让冯士田印象深刻的是葛仙村的一次剿匪行动。那一年7月,据一名被抓获的土匪情报员交代,第二天大批土匪将要包围攻打佛堂区公所,情况十分危急。当天晚上9点,有侦察员报告土匪集结在葛仙村一带,事不宜迟,部队立即向葛仙村进发。“我们进村时,土匪已经撤退到村后山上,用机枪对着我们疯狂扫射。”冯士田说,为了减少伤亡,教导员命令向山头开炮,几炮过去土匪的机枪就被炸哑了。“我们抓住时机,发起了冲锋,攻下一个山头,土匪就退守到后面的山头。”战斗从凌晨3点一直持续到傍晚6点才结束,这次战斗共击毙土匪30余人,活捉32人,缴获了机枪武器若干,是剿匪的一次重大胜利。

为了抓住冯士田,当时的匪特冯杰甚至贴出通告:“若有人抓住冯士田,奖赏10万元。”但是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强大的,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义乌境内的土匪基本被消灭,冯士田由于在剿匪斗争中表现出色,还在县、区干部大会上得到当时的县委书记刘胜洲的表扬。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